close

不管是剛開始接觸單車運動的新朋友還是征戰沙場多年的自行車老手,亦或是對自行車競賽運動有興趣的您,想必現在的目光都集中在今年國內單車界的首場盛事「2007環台賽」及「2007台北自行車展」之上。當您在注意這些活動的同時,您有察覺到今年的環台賽與之前幾年的環台賽有哪些的不一樣呢?畢竟俗諺有云:「內行人看門道;外行人看熱鬧」。今天提出來想要分享的並不是環台賽今年列入UCI Continental Circuits中Asia Tour認可的國際賽事並賦予績分或Pro Team、Professional Continental Team、Continental Team諸如此類UCI賽制的專有名詞解釋,想要分享的是一個理念,一個台灣業餘俱樂部或車隊未來發展的可能性;也可以說是大家現在就可親眼觀察到的一個雛形範本(1)

回溯台灣業餘俱樂部或業餘車隊的發展歷程,在1998年時,國內業餘或以休閒運動為主的單車俱樂部就已經存在,但有心以這樣業餘俱樂部之姿參加需要考驗團隊競賽能力、行政、組織、後勤等等整體實力的國內外專業賽事(2)的俱樂部卻是少之又少幾乎沒有,而莫也剛好在那年初入社會後再次踏入這領域並有幸親身體驗。在這段參與俱樂部成長及付出心力的同時,也經歷了由俱樂部蛻變到車隊的過程以及現實社會的種種對車隊所產生的影響,在這兒簡單又低調的說就是感觸良多以及貫通啟發,讓莫對國內業餘俱樂部車隊的發展有了清楚且完整的思維,尤其是當去年年底在全國俱樂部聯賽年度頒獎座談會場上,有與會參加者向e-MA叔叔問到:「如何建立一個俱樂部車隊?」,當下立刻有一股想衝上台去搶下麥克風侃侃而談的衝動。不只如此,也一度想要把心中的想法及理念化為文字,連標題名稱都已經想好,「完全車隊手冊」、「EZ車隊」、「教您如何輕鬆建立車隊」、「STEP BY STEP輕鬆建立合您需求的車隊」等等的名稱,說出來讓大家笑笑開心就好。

這些不是一個粗略隨口說說的模糊想法而已,而是已經在腦海裡成形以久的整體思維。從國內業餘角度出發,分五大部份依序進行個別的探討。
●第一部分首先定義所認為「俱樂部CLUB」、「車隊TEAM」的組織模式,就各模式列出其發展優勢與限制並探討其中的利害關係。例如:依目前國內各俱樂部或車隊的組織運作模式,大致歸納出以下三大類:
(1)自主模式
單純為共同理念或志同道合的個別車友結合在一起,又依整體運作及決策過程的不同,再細分為大家開心就好的「烏托邦」以及「民主共合」、「君主帝制」等三種自主模式。
(2)車店模式
以車店為主或由車店所成立之俱樂部或車隊,也包含與單一車店密不可分但另有獨立運作的團體。
(3)專業模式
以競賽為主要目標且通常設有加入門檻。有廠商贊助或掛名的車隊,以及有專職教練或經理人規劃訓練的車隊。
●第二部分是說明我對國內幾個大家所熟知的俱樂部或車隊的認識。
●第三部分是如何維持及營造團隊內在的氣份文化及外在的整體意像。
●第四個部分就是應該要考量的現實面。因為有團體就會有利益往來有門戶派系,更何況人類與生俱來就有私心,只想騎車的私心或維護個人利益或地位的私心(個體>團隊),如何以高EQ及圓融的手法鼓勵大家參予、付出或建立透明秩序,讓大家都能有所依循或認同。
●第五部分也是最後的部分,就是「心」。以碳纖維理論(3)引出不論是車店與車友的心或是教練與隊員的心還是領隊隊長與成員的心,所有的心如果都可以齊心團結並不吝付出,那不管這團體未來想達到什麼樣的境界或目標,應該都是輕而易舉。

在前陣子經歷了很多負面的事情,看到很多人性爭鬥的黑暗面,也因而澆熄了個人這方面不少的熱情,當然單車界既存的本位主義與本身身份是否能讓人信服也讓莫遲疑到現在,畢竟在很多人的觀念中是只有強者才有資格說話。今年,也因為有些事情需要優先處理,讓莫需再重新審視及規劃未來的方向。如果可以,莫會想從以往沒特別想過的大環境去努力,以莫的學經歷與從過去經驗所得到的成長回饋付出,期望在分享的過程找回以往對單車的熱情與企圖心!

回到今天的重點,哪些是今年環台賽參賽車隊中最貼近我們生活的觀察範本?就是這次參賽的幾隻台灣車隊,有中華CKT、Kinan CCD、e-MA等車隊(GIANT ART隊中的台灣年輕選手也是值得注意),其中又屬業餘俱樂部開始的e-MA車隊最具指標意義。以e-MA車隊作為這次的範本,並不是因為他們有許多年輕且實力又強的選手可以屢屢在各大賽事中名列前矛,也不是因為他們主要的成員都來自有錢多金的科技新貴,而是在這幾年長期觀察e-MA的成長以及在幾次與e-MA幾位成員的長談過程中,感受到e-MA之所以會有現在的成就表現是因為有「心」。每個成員都有一顆無私付出的心、共同齊心的心與容人之心的心,就是這個「心」成就了e-MA今日的氣度與未來發展,從這次他們參與環台賽的車隊成員及分工模式就可以明顯觀察到。如果看不出來沒關係,還可以從單車身活網站的幼獅系列報導以及e-MA成員K2的blog,或是e-MA網站中來了解並認識他們。


引用來源:http://www.xindiancyclist.tw/viewtopic.php?f=9&t=59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ungobike 的頭像
    fungobike

    Fun Go Bike 放狗自行車隊

    fungobi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